觀自在菩薩 (左觀 右觀 上觀 下觀 怎麼觀心都沒有平靜 透過靈魂之窗 上下左右看 看的是世道 領悟到的是世情 想那廳堂上的觀音佛相 眼睛八分閉 一觀數十年 也不言語 內觀 唯有內觀 自在成就 那淸靜莊嚴法相 由內觀而來 在過去世紀 己成就菩薩 唯菩薩尚有功課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所以一方面內觀仍然持續不斷 另外聞聲救苦 若是無有高明智慧 豈不是愈攪愈混亂 所以內觀自在以穏定清靜之心 再行那菩薩的志向 菩薩那心柔軟 人溺如己溺 人苦己也苦 一般人避之不及 菩薩卻有不同心思 只因內觀 只因自性泉湧 惹得身在廳堂端坐 其靈三界十方而去 我坐在其像之前 想那觀自在菩薩 內觀的功夫豈可一日暫缺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行深 深深地行入 若數十年不輟可以説是行深 另外每回觀自在均能逐漸清靜 般若妙智慧在逐漸禪定中露出如曙光一般 所謂 定靜安慮得 由觀自在的行深 深入行 而得妙智慧 稱讚為達到彼岸 其實身在未濟 只是方法方向確定 但是終點是可以預期的彼岸 菩薩用權宜之法要自渡渡人 如果沒有法門那這條路也走不下去了 就算到彼岸也許想回到此岸 所以有行經過程 行深般若 達到波羅蜜多 目標確定 方法也有 只欠行深了。)

時 照見五蘊皆空 (當下之時 觀照體驗 領會到 形色的一切 感覺到種種 想念念想的思緒 行為的動機 意識下的形態 這五大樣包括我的內心啓動的念頭 形成的想法 付諸的行動 及反應回到自身的結果 都是徒勞的 強求不來的 勉強而不順心 稱為空 白費心機 浪費功夫 可是那菩薩的志業呢 愿力呢 眾生未得渡該如何呢 這交戰的時候 回到內觀 這一切的思想觀念不都是一時忘了觀自在而變的不自在 照見是由智慧之光來照而顯現 否則以五蘊來譲五蘊成空 萬不可能。)

 度一切苦厄 (為度這五蘊成空 所以有漸進的過程 否則反反復復 在五藴中尋找中止五蘊的法門 那是妄念不能度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不可言喻的道 稱為舍利 稱為自性 原胎佛子 因為您的寄存而有了五蘊的形色 因為您的寄存而有了你我生命的存在 不異是沒有離異 一體的意思 若您的離開則五蘊也虛空 因為你我的生命也不存在了 您和我 我們是同時存在 也同時不存在 只是這個不存在是在您已經回復到當初 我等的終是您的始 此稱為終姶如一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攝受 思想 行為 意識 均是舍利子的共存而有 離開則無 留下你我假相的認知 全是五藴帶來的煩惱 觀自在的深行才能抹去五蘊 蘊是不明 隱約可見 似存若無 好比人的陰影 令人非常不舒服 五藴皆空才能自在 這也是觀 自在 。)丨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自性真我如金剛舍利一般 俱足了所以 是真善美的結合 具有高度智慧與能量 不要有五蘊尤其是意識的干擾 認知諸法無常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舍利佛性本來俱足 。)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増不減 (吾等真身是永恆的代名詞 是清靜的代言 是取不走也不必再增添的智慧 和知識累積成意識下的聰明才智不可同日而語 。)

是故 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 耳 鼻 舌 身 意 (因為真空中靈光可以妙顯 不需要色 受 想 行 識的蘊陰紛擾 眼 耳 鼻 舌 身意 隨自性流轉而顯得悠悠雅緻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也隨著自性流轉而呈現高尚的品味 。)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眀盡 (因為有即無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啊!眼睛所看到最容易先入為主形成主觀的意識 在藏識下深埋 無意識之中也影響左右了六根 沾滿六塵 更深層次是無明 影響不只一生一世 而是輾轉生生世世 沒有復原及觀自在 永遠沒有個盡頭 影響深遠 久遠 何時才能有光明。)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直到死生輪回 永不停歇 苦集滅道之四聖諦法門也解決不了這個意識障蔽真性的問題 一切後夭聰明才智只是剪不斷理還亂 終究仍是無有絲毫的改變 回到觀自在 知止而後有定 不貪不妄 全然自在放下 。)

以無所得 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 故 心無掛礙 (因此只有底定在觀   且行深深行 深入 才能真正呈現妙智慧 識透真假 而心靈澄清不再有掛礙 。)

無掛礙 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因為自性不受陰蘊 故無所牽掛 坦蘯 坦白 沒有動蘯不安 沒有死生的驚怖恐懼 遠離顛倒人生 遠離癡情妄想 世間一切顛倒混亂的錯誤觀念都不起心  窮究之後的境域是涅槃極樂的顯現。)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 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 現在 未來 的諸佛 每一位均是由觀自在 由菩薩心地深行行深 妙智慧顯現而得以渡 渡 即是獲得那無以明狀的三藐三菩提 俗稱的無上正等正覺 其實就是歸於清靜 。)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所以眾要皆知 此觀自在是成就的咒 是光明的咒 是唯一的咒 是無區別等差的咒 咒即觀自在 咒字 口口 即雙眼 几即鼻子 道在自身 身外無道 一切苦也就消聲匿跡 你試試就知道。)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説 咒曰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所以觀自在的咒 咒是兩眼在上几鼻子在下 不言而喻 就把玄玄之真諦揭開 用持續力持續揭開 要達彼岸 或説要歸還故鄕要觀 要守護 在有生之年 你是菩薩 可以這麽說 訶 言 可 可以這麼說啊!)

以觀卦之義詮釋心經

今天下午及傍晚完成 心裏很踏實 以觀卦詮釋心經 一氣呵成 真好



直說易經中 謙卦 復卦 指引到唯一的生門 觀卦 64卦只有唯一一個生門 兩個指引的卦 要找到 何其不易啊! 又心經大家耳熟能詳 能用觀卦解 也許是大家認知的觀世音菩薩的行深 或許這是每個人的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