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宗各教各派的門徒摸到的只是整體的一部分。嚴肅莊嚴者不許幽默歡喜的迎接真理。故有著重善渡化,有強調三寶心法,有儀禮深規,如此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如何看待呢?觀照,默然法喜透徹一切是那麼地美好與自然即是。

      若太執著一部分,把臉放大看其中一點,不小心看到青春痘之膿瘡那可不美也不能和臉相比。縱然看臉,心厭此人則此臉亦醜。所以如何用色身用認知只是自已的成見而已。故要透視要天性一體觀才能沒有相之區別,也才不言之中有道。

      道不探究,全然接受則一切皆容。道拿來研究,藉助經典,堆積學問越離越遠。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若此不能呈現,一切盡是偏見與障礙。

      察覺您的生活習性,察覺您的作為,察覺您的動機從哪兒發出,察覺您的念頭無名的冒出與消失,這個察覺使您一切盡成遊戲。遊戲人生一切盡不妨,也就融合了。失去了察覺就如戲中入迷,隨之喜樂苦痛,哀傷悲憐等。那就深陷有點不能自拔了。善知識可扶助一把,自主要靠自己,若即時守中找回真實的一刻一切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如是觀即如「此」觀。進而守而不刻意守而常覺知,觀而不刻意觀而妙觀察照,這即解脫即自在了。

體驗不因語文描述而不同,縱然語言之表述南轅北轍,整體觀之亦相連之,故別執於語言,別執於任何。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即是道之真諦,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即是說實了此種真諦。道之真諦能否在某些身上看到呢?三十年、四十年那麼多的人用「道年」計算但成長呢?成熟否未?道之燦爛呢?能偶聞之部分皆令人法喜充滿而不是乏味陳腔,更不是悲傷與哀愁。

      我們是人的孩子,也是神的孩子,更是自然的孩子。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回歸於自然而最後「皈」於大自然。即大道、即理天。縱然名稱相似或不同都隨人怎麼說,總之皈於一,一皈無,無皈真無,別在論了。這些只是名詞,名相,真實的您是誰您最清楚,若說您是永恆,能接受這個概念嗎?

      彼岸即此岸,此岸即彼岸。漁夫來往於兩岸故有彼此之相應稱呼,渡河的人皆有兩岸,因為河之存在故,所以您說如何?

 

                                                            時二零一三年元月十二日

                                                            邱賢文於聖學書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