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從跟隨不如皈一相隨。在真理唯一的認知下,相伴相隨亦師亦友,如此長長久久。若只服從跟隨,有一天人情與道情相衝突時該如何呢?除此之外,古聖典籍的相伴相隨更不可少,上友古人加上師友則道念明晰而正確。最後以行道分享,出口般若,共勉互惕則庶幾無愧。

二、要皈一相隨,典籍相伴,再行道分享。此三合一的黏著劑則是對大愛的認知。放下自性的分別純以一體天性觀之融合之下,包含之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如此說的合宜且體悟無礙。這實在語言難以闡述亦是佛說之不可說之處,因口說恐落人柄,然又不可不說,所以是屬「天機」。因時、因人、因緣熟成時結果自然落,方可。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學者曾於書中看到一段話:「道在日常生活之中。」想著自己也是日日生活,卻沒感覺道之存在。聞某名山因某名禪師而出名,故前往拜謁。進入山中,見一樵夫在樹下休息,趨前問曰:「聞此山中有一禪師某某,請問何處可見?」樵夫曰:「某人即是。」學者異之,不可置信。再度問曰:「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何 解?」樵夫笑而不答。見學者汗流浹背,曰:「汝汗流多,可飲水解渴。」學者未受之,進而曰:「汝若為大禪師何以不答以解我心中之疑惑?」樵夫曰:「你喝口水,喝口水。」學者又曰:「既然汝為大禪師請問以前以何為業?」樵夫曰:「撿枯柴批發市場販售。」學者繼續問曰:「今以何為生?」樵夫曰:「正汝所見仍以撿枯柴批發市場販售為生。」學者笑之曰:「噢!噢!」

    告別樵夫更往深山尋禪師,一茅屋前一童子立於一松樹下。問訊,「禪師在否?」童子曰:「吾師砍柴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然行前留下「覺知」二字交與訪客,想必是您?」學者訝然,細思索半日前所見樵夫,描述相貌,童子曰:「正是恩師。」學者下山復尋未果,悵然歸家。將樵夫之話語反覆思索,「覺知」二字書寫數十遍,終悟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依舊看書,口渴則喝水,感恩法喜充滿。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天生瞎子,及長,偶聞客人論述旅途中所見大象,好奇問曰:「大象長何樣子?」客答曰:「全身體色灰黑,眼小如銅幣,腳比大樹粗壯,鼻如軟管細長,耳似蒲扇一搖一搧,體似銅牆鐵壁堅固無比。」瞎子惘然,曰:「何為灰黑色?如何能臆想出您所描述之組合呢?」客人啞然。

    一日瞎子逢遇佛陀,聞佛陀無所不知,必能解答,問此問題於佛陀。佛陀無言,靜默守中,多時已過。瞎子未獲答案,焦躁起立,口出穢言。佛陀曰:「汝雖失明,但心不盲,何以未見象之形?況吾三十年前曾見汝為兒童之模樣,今日外相卻已大不相同,吾同樣今日不識汝之模樣。故當知色眼所見未必是真實,唯汝心之真方是一切真。」瞎子啞口無言,將離去。佛陀曰:「且慢,吾傳汝守中之法,勤以用功,汝眼盲反助力良多。」瞎子受教,頂禮,離去。每日依法修行,二六時終不離,行住坐臥不離,如此專注,對照世情,觀照返照,似幻似夢,一日突徹悟,心知肚明,終日論述分享其所盲見之世界之神奇奧妙,興緻不減。凡四十九年,至八十三歲無疾而終,恰與佛陀在世同年。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禪師是位繪畫能者。弟子甲請師父教他畫馬,

    禪師曰:「你先和馬生活在一起,每天餵馬、洗馬、帶馬慢跑、陪馬散心並睡在馬槽,進而到大草原和野馬一起生活,三年後再找我學畫野馬。」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九

    有一位心理醫師,小鎮之人均稱其醫術高明。有一對夫婦患有嚴重失眠,求助於此一心理醫師。醫師使用催眠,傾聽等法,均無法使其夫婦入睡。心理醫師最後說:「我常遇我的能力不及醫治之人,均建議去尋A神父聽道,在星期天的早晨,求神恩典,效果很好。」夫婦半信半疑,週日尋得教堂,九點一到,五六十位聽眾,唱完聖歌後,即聆聽A神父講道,神父講道帶著面具,此不同之處。半個時辰以後,昏昏睡者有過半,一小時候此夫婦亦進入夢中。一晃已經到十一點,神父莞爾下台,躡足自行而去,信眾一、二逐漸醒來,各皆歡喜而去,亦不曾驚醒同修,此對夫婦亦然。一年中某月,心理醫師必遠遊而教堂A神父這個月亦未作禮拜。如此數十年之久,無人發覺其中有異。心理醫師退休後,見到教宗。教宗稱讚曰:「汝能不依法講道,隨緣渡化解苦,可謂上智,吾弗能為之。近日吾嚴重失眠,您可否也來一段?」心理醫生戴上面具,穿上神袍,教宗與眾人聞法之後皆一一入眠,這一早晨,上帝顯靈了,眾人都這麼說。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生為戲痴,善扮霸王別姬之虞姬,久而日常中神韻、身段、言語方式均不自覺流露出舞台上虞姬之狀。故常有是非人、閒言語,令莊生困擾不已。

    一日又遭逢指指點點,憤而往山上一路駕車馳奔,夜色漸暗,逢一道場,入莊嚴佛堂,痛哭不止。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士,每買小鞋就腳而穿。時時抱怨疼痛難挨,日日卻無改善之心。友問曰:「汝當棄小鞋以就腳,何苦來哉。」

    士曰:「吾每晚脫鞋之時,解脫束縛,一陣快意油然而生,此非汝能臆得。」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某一深山國度,佛法興。有一師一徒,相談甚歡。不覺步入深山。兩者相視莞爾,悠悠忽過了數個時辰。徒有所覺!眼露感恩之情,俯於師前曰:「善哉!善哉!徒有一偈: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我」談論著三樣,形成強烈的信念。守玄的持續性,意識不障礙自性,自性演化天性一體觀。藉著手和心意傳達上帝的愛,道的真諦,修行三部曲。沒有難處,重在持續,持續守中,保持觀照。放下意識形態,自性露顯時。自性是權宜之法筏,而真實地呈現是整體性,如此才無有來去,無有來去即是當下。

二、依此觀經書,一切明白,原來如此。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只是若只有文字認同而不能心行,實踐,則難免形成知識屏蔽,也是一大障礙。古人云:真修時練修還有分真假,真為實,假為虛。故有形的障礙要超越,無形的障礙也要超越。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璞為自性本體指原始本尊。放下複雜的意識形態,去除了璞外表的塵垢而現出溫蘊本色。回皈到真實,面對意識之幻能識透,認清、放下。璞之光澤如智慧毫光而綻放,璞之真實不再迷惘不再迷失。所以返璞皈真即自性返鄉,穿越的過程。

chiu100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